一部凝聚了作者与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辑人员心血的新型科普图书——《世界科普画廊》,终于问世了。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继风靡全国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之后,隆重推出的又一部风格独特的、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图书。它已被列为国家“九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
《世界科普画廊》是一套十二本装的、印制十分精美的图书。每册书名分别为《认识自己》、《生命工程》、《微小世界》、《电脑时代》、《机器与人》、《建筑博览》、《现代兵器》、《信息传播》、《海陆交通》、《航空史话》、《人类家园》、《走向文空》。
策划这套图书的时候,我们——霍用灵、刘树勇、林千、鲍学超和我——这套图书的作者们,是颇费了一些心机的。1994年底,我们已开始就如何编撰一部新型的科普图书进行探讨。1995年,我们开始着手进行这套图书的编撰工作。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于1996年完成了全部的编撰工作。随后,1997年浙江教育出版社着手进行最后的编辑加工和审校工作。这套图书的出版,前后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
自人类进入科技时代以后,我们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在感受着这种变化的脉搏。新的发现、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昨天还只是一个传说、一个消息,今天就已经变成了现实,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再过几天,这些刚刚问世不久的东西,就可能已经过时了。于是在我们的脑海里,不断地思索着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现代科技?现代科技的本质是什么?它对我们每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认识和理解它?如何追踪它的步伐?从这些问题出发,最后我们归结到一点:应该编写一套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状况的图书,通过它,人们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现代科技的理解,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们这些人是看《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我们深知一套好的科普图书对于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他的知识积累阶段,一部好的科普图书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一生的思维方式,他的所作所为,都会打上它的烙印,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像《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图书开始落伍了。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有属于他们的新型科普图书。
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科普”概念。
我们认为,今天的科普图书,必须从过去的那种已经陈旧的科普图书的模式中脱胎出来,才能走向新生,才会有新的生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今天的科普图书从过去的模式中脱胎出来呢?我们想,必须要让那些专业性的科技知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相关联。是的,所有科学技术都是十分专业化的,这种专业性的知识,事实上都是很难普及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难道没有生活在科技之中吗?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正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正在享受着、使用着最新的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原子弹的可怕,都从电视上看新闻和各种娱乐节目,电脑正在进入我们的家庭,我们出外旅行要乘坐汽车、火车或者飞机,我们知道火箭向外层空间发射卫星,知道在工业生产中有机器人和流水线在高效率地工作,知道我们所以会得病是因为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等等等等。但是这些一知半解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以使我们对人类的科技发展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了解。人们可能会认为一种专业化的科技知识太深奥了,与自己也隔得太远了,所以他们可能根本不愿意去翻一本专门讲解科技知识的图书。但他们不会排斥生活,他们不会对存在于生活中的科技现象漠不关心,他们会乐于知道他们成天所看到的那些东西、所听到的那些名词,是怎么回事。而这就是我们在设计这套科普图书时所选择的突破口。
我们所说的“新科普”概念,就是指要对科普图书,有新的理解,新的视角,新的形式。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所谓新的理解,是说新科普图书并不一定要以传播科技知识为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传达一种观念,一种眼光,一种活力,从而将其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创造性力量。而对某种科技知识的教条式解释,僵化而刻板的说明,即使从科学性上来讲准确得无可挑剔,但是不符合传播规律,没有多少人爱看,又有多少价值可言呢?
今天仍有许多科普图书,还在走原来的老路,结果被读者冷落在书架上。因此新科普图书,必须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必须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愿意接受它,并且喜爱它。如果一部科普图书,只讲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而不讲可读性,不讲传播规律,不替读者着想,那它就与读者没有多大关系。一部板着科学面孔的科普图书,结果不会有多少人买账。
所谓新的视角,是说我们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重新观照整个科技发展的历史。当时代发生了变化以后,科技的意义也会随之不同。科技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是不可更改的,它不可能再有什么新的内容,但是今天的眼光应当与昨天有所不同。同时,我们注重从生活入手,选择那些读者已经耳濡目染的事物,或者读者可能发生兴趣的事物,进行叙述,使读者在阅读时没有障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打破了科学分类的常规,从方便传播的角度出发,列选了上述12个题目。有一些在科学分类上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并没有入选,因为我们更注重传达的是活的观念,而不是死的知识。
新的图书形式则更是必要的。首先,我们采用了文图并茂的形式。因为如果没有形象化的语言,任何对科技事物的描述都是枯燥乏味的。其次,我们注重叙述语言的生动与可感性,注重选择那些与人有关的事件,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有关的事件。因为,所有的科技活动,最终都是人类的活动;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人创造的事物。
过去,中国曾经有过自己的科普图书精品,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但是现在,有许多出版社不再愿意花大力气去组织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普图书了,他们似乎仅仅满足于引进外国的科普图书。尽管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一种民族意识、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精神营养,还是有国界的。然而在我们的图书市场上,有多少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真正优秀的科普图书呢?我们忧虑的是:如果我国的青少年全都是读外国的科普图书长大的,那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他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国的科普事业还比较落后,基础也比较薄弱。在编写这套书的时候,我们想,我们决不应该再给自己套上一个固有框框,戴着枷锁跳舞。我们应该寻找新的道路。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一种探索。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能够对推动全国新型科普图书的出版起到鼓舞和促进作用,希望中国的科普事业能够花开满地,一日盛于一日。哪怕这个作用没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么大,但只要有,我们就会由衷地感到欣慰。